当前位置:首页 > 娱乐 > 流鼻血怎么办?孩子流鼻血中医食疗有妙招

流鼻血怎么办?孩子流鼻血中医食疗有妙招

2024-06-26 19:27:40 [知识] 来源:羞羞的网站

流鼻血怎么办?孩子流鼻血中医食疗有妙招

孩子大多有厌食、流鼻偏食等不良习惯,血办若维生素A、孩流C、鼻血PP等摄入不足,中医招可使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易致出血。食疗研究表明,有妙微量元素锌缺乏也可成为鼻出血的流鼻重要原因之一。患有白血病、血办血友病、孩流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的鼻血孩子,除全身性出血征象外,中医招鼻出血也会经常发生。食疗

孩子鼻出血时,有妙家长可先让其坐起,流鼻头微向上仰,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其双侧耳翼,这刚好按在黎氏区,一般5~10分钟出血大多可止住,同时可用冷毛巾敷头部及鼻子周围。若此时出血仍未止,可将麻黄碱或1‰肾上腺素溶液滴于棉球上送入鼻腔,有止血效果。

预防孩子鼻出血,家长首先应帮助纠正小孩挖鼻的不良癖好,积极防治鼻炎、鼻窦炎等疾病。平时应保证孩子的正常休息,多吃新鲜水果、蔬菜,如番茄、芹菜、萝卜、莲藕、荸荠、西瓜、雪梨、枇杷、橙、桔子、山楂等,忌多食导致“上火”的辛燥、煎炸食品。

易发生鼻出血的孩子,还可选用以下中药食疗方,以促进痊愈和巩固疗效:

1、鲫鱼石膏煲豆腐:鲫鱼1条约150克,豆腐200克,生石膏30克;将鱼宰好洗净后,与豆腐、石膏同放入锅内,加水适量煲1小时,以盐调味即可食用;幼儿可只饮汤不吃渣,以防鱼骨哽喉。有清肺热、降胃火、止鼻血的功效。

2、生地二根饮:鲜生地、鲜白茅根各30克,鲜芦根50克,水煎服,每日1剂,代茶饮,连用7~10天,能清热凉血、止血。

3、鲜藕汁饮:鲜藕300克洗净,磨烂挤汁约50~100毫升;每次50毫升,用少量白糖调匀、炖滚后服。可清热解暑,凉血止血。

4、黄花菜瘦肉汤:黄花菜30克(干品,浸泡洗净),瘦猪肉100克,蜜枣2枚,同入锅内,加水适量慢火1小时,以盐调味后食用。有清热平肝、润燥、止鼻血之效。

5、阿胶炖瘦肉:阿胶6克,瘦肉30克(切片),同放碗内,加适量开水,加盖隔水炖1小时,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。有滋阴养血、止鼻血功能。

鼻出血偏方 1

〔准备材料〕鲜墨旱莲 30~60g,鲜小蓟草 30~60g,鲜大青叶 30~60g,鲜 茜根 30g。

〔用法〕将上药切碎放入锅内,头煎加水浸过药面,煮沸后再煮 5 分钟 左右,即可倒出药液,稍凉内服。每日 1 剂,分之次服完。

鼻出血偏方 2

〔准备材料〕白茅根 30g,鲜生地 30g,(干品 15g)。

〔用法〕加水浓煎,1 日内分 2 次服,服 1~2 剂即可。

鼻出血偏方 3

〔准备材料〕大蒜适量。

〔用法〕剥去外皮,捣烂,敷两足心(涌泉穴),外用纱布包扎,血止后即除去。

鼻出血偏方 4

〔准备材料〕鲜荷叶 1 张,鲜生地 30g,鲜侧柏叶 30g,鲜艾叶 30g。

〔用法〕加水煎服,1 日 2 次。

鼻出血偏方 5

〔准备材料〕元宝草 30g,银花 15g,旱莲草 15g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。

〔附注〕此方亦用于吐血。

鼻出血偏方6

〔准备材料〕毛果杜鹃花 15g,白石榴花 15g、马兰 15g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。

鼻出血偏方 7

〔准备材料〕木花 9g,白鸡冠花 9g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。

鼻出血偏方 8

〔准备材料〕小种三七(费莱)鲜全草 60g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。

鼻出血偏方 9

〔准备材料〕白金条(八角枫根)6g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。

鼻出血偏方 10

〔准备材料〕大青根、山茅、藕汁各等量。

〔用法〕水煎服。

〔附注〕此方用于顽固性鼻出血。

其实,流鼻血是身体虚弱孩子的通病,那些身体健康、不爱生病的孩子是很少流鼻血的。如果这一类孩子流鼻血了,一定是吃上火的食物吃多了,如河虾或桂圆、荔枝等。这时只要家长帮孩子搓搓脚心,多喝淡的盐开水,孩子就不会再流鼻血了,以后要记住,不能让孩子多吃这些上火的食物。

反复流鼻血的孩子,一般都是阴虚火旺。“阴”在身体内就是血液,血液少了,身体就如干枯的土地,能不干燥上火吗?所以要想治愈孩子的鼻出血,必须按我前面介绍的饮食方法去吃,只要孩子血液充足了,身体内部寒湿少了,身体综合素质增强了,流鼻血的次数自然会越来越少。

治疗方法

1、仰头止血:在生活中,很多家长们遇到自己的宝宝出现鼻出血时,往往选择让宝宝把头抬起来。

2、塞纸巾:有些家长看见宝宝流鼻血,常会用卫生纸或棉花塞入宝宝鼻腔止血,但常因压力不够或部位不对,不能止血,血反而越流越多。

3、平躺止血:家长在宝宝流鼻血的时候会让宝宝平躺下来,以为可帮助止血,其实这么做并不是适当的,因为宝宝一躺下来,原本往外流的鼻血就会往后流入口腔,流向喉咙,反而使宝宝呼吸困难,或吞入大量血液,刺激胃壁引致呕吐且带血液,更令家长惊慌失措。

4、过早拿掉棉花:鼻血止住后,因为害怕阻碍宝宝呼吸,所以爸爸妈妈总是马上把棉塞从鼻子里取出,其实在宝宝不睡的情况下,要保留一段时间,一般宝宝塞的棉塞,过20-30分钟就可以取出。

鼻出血的常见病因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因素:

①因情绪波动、疲劳、重力擦洗面部、发热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,使鼻中毛细血管充血、糜烂而发生出血。

②儿童常有揉鼻、挖鼻或将异物塞入鼻孔等不良习惯。这些习惯可引起鼻出血。

③儿童大多有厌食或偏食的不良习惯。不食或少食蔬菜和水果可引起维生素A、维生素C和维生素PP(烟酸)等营养的摄入不足,使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,从而导致鼻出血。此外,研究表明,微量元素锌缺乏也可导致鼻出血。

④患有白血病、血友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血液病的儿童,除有全身性出血的症状外,还可发生鼻出血。

⑤儿童过食辛辣煎炸的食物或乱服滋补药品等,可使身体出现内热过重的症状,如大便干燥、口干或鼻出血等。

孩子出现鼻出血时,家长千万不要慌张,可先让其坐下,头微向上仰,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其双侧鼻翼也就是“黎氏区”,一般5-10分钟后鼻出血大多可被止住,同时可用冷毛巾敷患者的头部及鼻子的周围。若此时鼻出血仍未停止,可将麻黄碱或1‰的肾上腺素溶液滴于棉球上并纳入鼻腔。这种方法有较好的止血效果。但不可将干棉球或纸团塞入鼻腔,以免损伤鼻粘膜和小血管从而加重鼻出血的症状。同时,家长也不能让孩子的头部过度后仰,以免将血块吞入胃内从而引起反射性呕吐。

(责任编辑:探索)

推荐文章
  •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方法

  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方法 其实新生儿的抵抗力是非常差的,再加上刚开始的时候,家长们在照顾自己的宝宝的方面还是不太熟悉的,所以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疾病产生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方法。治疗方法:1 ...[详细]
  • 怀孕子宫内膜息肉怎么办

    怀孕子宫内膜息肉怎么办 子宫是女性们为之女性的最重要的部分,这也是女性们最骄傲的一个器官,因为子宫是孕育下一代的大本营,是每一个人从胚胎到出生的家,但是现代女性们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子宫非常的脆弱,很容易出现病变的反应,例如怀孕 ...[详细]
  • 怀孕39周胎儿彩超有哪些指数

    怀孕39周胎儿彩超有哪些指数 孕妇在39周左右时应该到医院进行彩超检查,看胎儿是否正常,通过彩超检查,一定的参数能够反映胎儿的健康程度,这种检查是非常重要的,应该及时进行检查,通过对AFT、GP等等的相关检查,来确定胎儿的生长发育 ...[详细]
  • 宫颈纳囊影响怀孕吗

    宫颈纳囊影响怀孕吗 宫颈纳囊是一种女性容易得的疾病,在得了这样的疾病后,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,因为宫颈纳囊严重了后会长的特别大,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,另外还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,特别是会影响到女性 ...[详细]
  • 婴儿剪头发的注意事项

    婴儿剪头发的注意事项 其实对于婴儿来说对这个陌生的世界还不熟悉,还不能适应这样的生活条件,这样的话就需要格外的进行照顾的,不能有一点闪失的,尤其是在婴儿剪头发的方面,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婴儿剪头发的注意事项。注意事项: ...[详细]
  • 孕妇吃黑芝麻还是白芝麻呢

    孕妇吃黑芝麻还是白芝麻呢 孕妇一般都很注重自己的饮食,为了肚子里的胎儿的健康,饮食上都是很下功夫的,一般对胎儿不好的食物都很不吃,而更喜欢吃对胎儿发育有利的食物,其中芝麻也是孕妇比较爱吃的,因为芝麻的营养丰富,对胎儿和孕妇本身 ...[详细]
  • 孕期嘴唇白需要注意什么

    孕期嘴唇白需要注意什么 相信有不少的女性都有贫血的症状,尤其是一些经期的女性由于身体比较虚弱,再加上生理的元素。然而导致了身体会手脚冰冷,甚至嘴唇会变白,这是一种贫血的症状。只需要补血就可以的了。但是对于孕期嘴唇白的情况则需 ...[详细]
  • 孕妇上火发热怎么办

    孕妇上火发热怎么办 怀孕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,在怀孕的时候挺着大肚子,身体容易感觉劳累,并且怀孕的时候还容易上火,脾气变得越来越大,并且莫名其妙的就会感觉到烦躁,这个时候一定要细心调养,通过一些对身体没有毒副作用的中药,或 ...[详细]
  •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

   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 新生儿的身体往往是比较虚弱的,因此常常会引发各种疾病,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,很多妈妈们在得知自己的宝宝患上了这种疾病之后,往往是比较紧张的,那么十二指肠梗阻的致病因素是哪些呢?新生儿患上十二 ...[详细]
  • 孕期治疗痔疮的新方法

    孕期治疗痔疮的新方法 在我们的身边,我们的朋友有很多的准妈妈的,现在的生活水平好很多了,孕妇的营养方面也是很充足的,那么时间长了,如果调理的不是很合理,孕妇就会出现痔疮这个问题了,对于孕妇来说,确实很辛苦的,又不能吃药,又 ...[详细]
热点阅读